酚酸是不是水稻中的化感物质

酚酸是不是水稻中的化感物质?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毕业季写论文查文献看到一篇综述:Allelopathy and the role of allelochemicals in plant defence$^{[1]}$,在这片文章中作者将化感物质分为了三类:酚类、萜类及生物碱。因为做了代谢组,所以就比较关注这些物质在根系分泌物中的浓度情况。结果,看到这样一篇文献:

这篇文章截止到现在,Google Scholar上显示已经被引用了153次。

文章说酚酸不太可能是水稻中的化感物质的理由如下:

  • 如果酚酸是水稻中的化感活性物质,那不同的水稻品种对酚酸的耐受性应该是有差异的;
  • 淹水的稻田中酚酸的含量比有氧的土壤的高,但是生长在淹水稻田中的水稻对p-hydroxybenzoic acid的耐受性并没有比生长在含氧土壤中的水稻强;
  • 传统水稻品种对酚酸的耐受性并没有比改良品种强;
  • 两种Echinochloa 杂草(分别厌氧和好氧)对p-hydroxybenzoic acid 的耐受性没有差异;
  • 因此,可以看出的是不管是水稻品种还是杂草,对酚酸的耐受性都不同,但水稻品种对p-hydroxybenzoic acid的耐受性比杂草强;
  • 田间试验发现水稻在生长的第一个月中酚酸的分泌量大概是10μg/株/天;
  • 常规种植密度下,酚酸的分泌速率能够达到1mg/m$^{2}$/天,这个浓度是达不到作用浓度的;
  • 如果酚酸要具有植物毒性,那此时的浓度已经远远超出在自然条件下检测到的浓度(Gotoh etal 1971和Niranjan Rao etal 1976这两篇文献也说到水稻分泌的酚酸浓度太低了,不能引起水稻植株发生自毒作用);
  • 作者认为水稻植株比杂草对酚酸具有更强的耐受性是因为水稻生长过程中要承受来自水稻植株残体降解的物质,此时酚酸的浓度就是植株残体降解产生的浓度加上水稻植株正常分泌的浓度。

找到另外一篇会议摘要,是福建农林大学的:

这篇会议摘要的主要内容是:

  • 酚酸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植物中的化感物质,但是在水稻中有一些争论;
  • 之前的研究发现具有化感活性的水稻品种和不具有化感活性的水稻品种分泌的酚酸的含量没有差异;
  • 使用不同的方法检测水稻培养液中酚酸的浓度,发现比之前文献报道的浓度高了7倍左右;
  • 其他胁迫条件下酚酸的生物合成被上调。
  • 酚酸能够增加Myxococcus xanthus 这种菌的含量,而这种菌会刺激稗草基因表达;
  • 阿魏酸+Myxococcus xanthus 对稗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Latif S, Chiapusio G, Weston L A. Allelopathy and the role of allelochemicals in plant defence[J]. Advances in botanical research, 2017, 82: 19-54.

💌lixiang117423@foxmail.com
💌lixiang117423@gmail.com


酚酸是不是水稻中的化感物质
https://lixiang117423.github.io/article/5e42ca27/
作者
小蓝哥
发布于
2021年3月7日
许可协议